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影片概念

影片會以故事的形式展開,從中介紹公共空間理論。

劇本背景內容:

•主角是一個小伙子-呀寶,他擁有神人筆記
•他想集齊五張神人卡,換取一個願望
要完成三個條件,才能獲得神人卡
→了解文藝家背景
→了解其重要理論
→將理論套入文藝例子
因此四出尋人,其中得到Bertha、芷琪的幫忙

風格:

教育意義較重
有趣輕鬆:嘗試運用漫畫、圖片作教學

目標觀眾:


文史哲、社會學大學生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公共性實例:冰心的問題小說

哈巴馬斯與冰心:

哈巴馬斯以西方社會發展為背景的公共領域理論,其實也適用於五四時代的中國。而在片段中我們會以冰心的問題小說為例,向大家說明其中的公共性。然而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問題小說。

問題小說:

•問題小說是五四時期為探討社會問題而創作的小說
因為公共領域的交往方式是討論,所以引起公眾討論的作品才有公共性。由於冰心問題小說所討論的問題是當時人們所關心的,讀者在閱讀後便會展開討論,從而形成公共性。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哈貝馬斯的公共理域理論

理論源起:

對於公共領域的研究,是西方哲學家最為關注的課題之一。
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的源頭在於美籍德裔猶太血統的政治哲學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阿倫特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就是要參與到公共領域中,與同類一起行動,一個忙於勞動和工作而無暇參與行動的人,絕不可能是真正自由、幸福的。從超越勞動與工作達到不朽,政治就是教會人們如何達到偉大與輝煌的藝術。

公共領域則是作為行動實現的場所,是人們平等對話、參與行動的政治空間。所謂行動是指人們之間不借助於仲介而直接交往的活動,它是人類意識發展最高階段的產物,是優於勞動和工作的真正人類自律。


哈貝馬斯繼承了阿倫特把公共領域視為觀點的競技場的思想,同時對公共領域的興衰作了歷史考察,提出了「代表型公共領域」、「文學公共領域」、「政治公共領域」等不同的概念,從而進一步發展了公共領域理論。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哈巴馬斯簡介

哈巴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
學派第二代的中堅人物的理論社會學家及哲學家。


  由於他的思想龐雜,體系宏大而完備,哈貝馬斯被公認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理論亦已被載入各國哲學教科書和社會學理論,在德國、歐洲、北美哲學社會學起著有廣泛的影響。